同义词
绿博园(南京绿博园)一般指南京中国绿化博览园
地理
,
地点
,
公园
南京中国绿化博览园(简称“绿博园”),位于南京河西新城区滨江风光带内,西临长江,东靠滨江大道,建成于2005年9月,因首届中国绿化博览会在此成功举办而得名,是中国最具特色的绿化主题公园之一,也是河西滨江风光带的示范段,长江沿岸最大的城市公园[1]
。
景区沿长江岸线长度3公里,占地面积160公顷,是集园艺、科普、娱乐为一体的公园,全园有45个景点,包括35个国内园、5个国际园、2个行业园以及江堤外3个自然风光区,园内有全国各地植物品种超过600种,其中包含金花茶、银杉、桫椤、水杉等多种国家一类保护植物;国家级珍稀保护植物对节白腊;以及从新疆运来的胡杨与树木的化石——硅化木。
- 中文名称
- 南京中国绿化博览园
- 外文名称
- Nanjing China Green Expo Garden
- 地理位置
- 南京河西新城滨江风光带内
- 占地面积
- 77公顷
- 门票价格
- 免费
- 着名景点
- 江苏园、蒙古园、广东园、云南园
- 主要保护对象
- 国家级珍稀保护植物
- 景区地址
- 南京市建邺区扬子江大道228号
南京中国绿化博览园地理环境
编辑南京中国绿化博览园位置境域
南京绿博园,位于中国江苏省南京市建邺区河西新城滨江风光带内。绿博园基地位于纬七路与纬八路之间,西临夹江,与江心洲隔岸相望,东靠滨江大道,占了整个滨江风光带的近一半。绿博园南、北两侧均为风光带绿地,东部为居住、商业、文化娱乐用地。通过城市道路可与新城中心区及老城区便捷联系。
南京中国绿化博览园地形地貌
基地内用地土壤肥沃,利于绿化建设。内部用地相对平坦,零星水体较多,水系不畅。基地沿江视野开阔,江堤贯穿中部。
南京中国绿化博览园园区布局
编辑南京中国绿化博览园设有主展馆、展览温室、服务中心、花卉苗木交易区以及42个室外展园和三个滨江景观区,园区以滨江绿色生态景观为主,结合博览、科普、环保、休闲、度假与旅游功能,配以适量的商业服务、游赏设施,南京绿博园中,70%的室外景点都有水景。
南京中国绿化博览园园区展示
在绿博园的中部建有绿博园的标志性建筑──主展馆。主展馆总面积15000平方米,建筑采用钢结构,主体2层,局部5层,高28米。建筑造型采用不同规则的长条折线形,象一条昂首腾飞的龙,又象一个浮落江畔的绿色飘带,又具有抽象简洁的时代感,主展馆临水而建,建筑中部通空,透过玻璃幕墙可直接看到浩瀚的长江。
与主展馆遥相呼应的是一座巨大的展览温室,总面积5000平方米。建筑结构采用玻璃幕墙,在细部设计上强调植物叶脉的概念,与主展馆相互协调。温室内展示国内外各地各优新植物品种,是集观赏、科普、园艺为一体的园地,是青少年科普社会实践的教育中心。
温室根据功能要求共划分为四个展区,考虑到景观、地形、入口及分散口,各展区设有次一级的游步道,游览顺序为:盆栽植物区──沙生植物区──热带植物区──插花馆。
盆栽植物区的入口处有一棵古树,树下置石,簇以梅花桩景和名品盆栽,该区又称“梅都新韵”,隐意有“梅都”之称的南京拥有丰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和锦绣的现代城市景观,同时以草坪、地形、石头、木制平台造景,将各地送展的近1000盆盆栽展品融入自然景观中,其中包括各地区原生特有的植物品种、造型独特稀有的植物品种和采用新技术繁育的植物品种;
继续往展厅深处步行,便可到达一片热带雨林,桫椤、椰子、蒲葵、鱼尾葵、洋紫荆、菩提树等植物构成了热带植物区,水池内一座巨蟒的石雕像营造出神秘的气氛;最后进入的是面积约500平方米的插花馆。
温室设计通过小品、坡地、水池、溪流等造景手法营造出四幅各具特色的景观画面,既注重了各展区间视觉效果的过渡,又赋予了各展区相对独立成景又相互联系和映衬的景观效果。
南京的气候条件决定了这里是南北植物的过渡带,而南、北方植物品种在绿博园种植成活,将对解决目前大型绿化景观工程树种单一的问题有借鉴意义。此外,依托滨江外江滩还坐落着三座特色室外景观园,他们是江滩湿地园、旱溪园和绿色家园,总面积59000平方米。
南京中国绿化博览园主要景点
省市园展示
南京中国绿化博览园展览活动
编辑滨江公园是南京市总体规划确定的南京主城东(钟山风景区)、西(滨江风光带与江心洲)、南(雨花台-菊花台风景区)、北(幕府山-燕子矶风光带)四大景区之一,是新城区规划范围内规模最大,功能最全面的绿色空间,是长江延岸规模最大的城市公园,也是全国最大的绿化主题公园。
整个滨江风光带的面积为2350亩,分为A、B、C、D四个区,绿博园属于C区,西临长江,位于十运会主场馆奥体中心旁与国家级农业观光基地——江心洲隔岸相望,东靠滨江大道,占了整个滨江风光带的近一半。
绿博园的总投资约为14个亿,其中搬家费用8.6亿,制作园内景点(国内园国外园)费用1亿,另外指挥部建设费用4亿。大规模高质量的投入,给老百姓提供了一个全新的休闲场所!
绿博园内有35个国内园,5个国际园,2个行业园和3个江堤外的景点,都是各个国家、省市、自治区、直辖市精心设计,精心制作的,能够代表本国家、地区、或行业的精品。园内植物品种也很多,集中了国内外植物品种200多种,特别是有许多珍稀品种,如:湖北对节白蜡,新疆胡杨等。
园内还集中展示了国内外绿化领域的新技术、新理念、新成果、新产品。比如:绿色家园展区,利用风力、太阳能发电,利用地源热泵中央空调,体现了绿色、环保、节能、可循环利用的现代人居新概念。
2005年10月首届中国国际绿化博览会在南京举行,绿博园是主会场。南京市确定,绿博园的建设要同时满足绿博会与生态公园的功能是本次设计的重点。真正实现开一次会给城市带来实实在在的变化、给市民带来看得见的好处。
基地内用地土壤肥沃,利于绿化建设。内部用地相对平坦,零星水体较多,水系不畅。基地沿江视野开阔,江堤贯穿中部。更为值得一提的是,整个绿博园绿地面积53.98,占了总面积的70.10%,而建筑占地才占了4.75%。建成后的“绿博园”将是以滨江绿色生态景观营造为主,结合博览、科普、环保、休闲、度假与旅游功能,配以适量的商业服务、游赏设施的大型城市绿色开放公园和现代化新南京标志区。
南京中国绿化博览园功能分布
编辑一核心:以主入口与主展馆为景观空间核心,组织功能片区与规划布局。
三轴线:--主轴线:从主入口广场起,经博赏大观、主展馆内广场,至如歌秋韵、揽江抒怀景点。--次轴线:一条沿大堤设置。另一条沿规划河道设置,自然曲折,富于动感,突出江南水乡特色。二者顺应地形,构成纵向主骨架,使全园成为有机整体。
在绿博园可以见到各种形态的景观。在位于中部核心区域的“国内风光”展区,按照我国平原、山地、沙漠、水乡等不同地域特点,结合地形地势营造,包括华北展区、东北展区、华东展区、华中展区、西南展区、西北展区和特区展区等7个子展区,各展区设二三个主题;位于园区西部的“绿色家园”展示示范区,以江边漫滩改造为主,营造各种地形,绿博会主会场方案规划设计大格局已确定,规划力求在设计手法与理念上寻求突破,在公园景观、文化展现、绿色科技等方面得以提升,突出“以人为本,携手共创绿色生态家园”的主题。
通过绿博园的建设既可造福城市及市民,又能提升新城区整体环境品质,展现滨江城市风貌,促进滨江旅游开发,给南京城市发展提供更广阔的飞翔空间。
规划定位,将以滨江绿色生态景观营造为主,结合博览、科普、环保、休闲、度假与旅游功能,配以适量的商业服务、游赏设施的大型城市绿色开放公园。
据专家介绍,绿博园规划遵循以下理念:
生态理念--保护与完善景观资源,发挥自然生物的生态效应与美化环境的社会效应,达到人与自然的共生。景观上体现滨江特色,突破原江堤岸线景观处理方式,创造崭新的滨江绿色家园。
文化理念--尊重历史文脉,融入现代景观设计手法,体现浓郁的人文气息
与文化氛围,创造具有南京特色的“滨江绿色生态文化”。
科技理念--尝试使用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重视可再生能源的利用,使博览会具有创新性、先进性与示范性。创造绿色科技典范。
人本理念--适量的休闲娱乐功能与生态湿地功能相辅相成,为市民提供健康、生态的绿色开放空间与场所。注重综合效益与旅游开发,发掘潜在的社会与经济效益。
特色理念--突出标识性与独创性,强调绿博园的与众不同,彰显园区地域特色,做到体现具有时代感的江南园林特色与建筑风格,使“绿博园”具有独特的标识性,让人们过目不忘,成为河西的新地标。
南京中国绿化博览园交通信息
编辑绿博园的交通将力求概念明晰、功能明确,合理组织游线,做到步步有景、步移景换。规划道路系统分三级。主路:为景区内部主环路,与外部城市道路联系、串联各景区,宽7米。次路:宽4米,辅助交通、串联景点,同时满足区内消防要求。步行道:提供多种步行游览线路。东部滨江区域以多层次木栈道形成步行游览体系,南北向采用流动型的二层步行系统,成为全园独具特色的景观元素。沿江岸北端设游船码头,合理组织与江心洲的水上游线。因滨江大道为城市快速路,开口数量较少。全园车行主入口分别设置于主入口广场北侧与园区最南端。人行主入口设于纬七路引桥与人行天桥之间,位置居中,提高景区可达性。北端预留交通辅道入口,与园内环路相连。规划停车以地面停放为主,结合南北入口,设置地面生态停车场。将车流限制在两端,尽量减少车辆对园区自然生态景观的影响。乘坐南京地铁10号线也可前往绿博园。
南京中国绿化博览园历史文化
编辑整个园区由主入口和主展馆、国内风光、“绿色家园”示范、观赏温室、全国苗木花卉交易、国际友好园、配套服务、接待服务、滨江服务等9大功能区组成。在绿博园可以见到各种形态的景观。在位于中部核心区域的“国内风光”展区,按照我国平原、山地、沙漠、水乡等不同地域特点,结合地形地势营造,各展区设二三个主题;位于园区西部的“绿色家园”展示示范区,以江边漫滩改造为主,营造各种地形,包括疏林草坡、湿地水域、湿地岛景、湿地疏林、沼泽地、湿地花卉园等,形成各具特色的植被景观;由江苏省和南京市的友好省份市县派团组成的国际友好园区与观赏温室展区相邻,将让游客足不出区就能领略异国园林美景。
南京中国绿化博览园交通状况
编辑陆上水上四通八达。绿博园的交通将力求概念明晰、功能明确,合理组织游线,做到步步有景、步移景换。规划道路系统分三级。主路:为景区内部主环路,与外部城市道路联系、串联各景区,宽7米。次路:宽4米,辅助交通、串联景点,同时满足区内消防要求。步行道:提供多种步行游览线路。东部滨江区域以多层次木栈道形成步行游览体系,南北向采用流动型的二层步行系统,成为全园独具特色的景观元素。沿江岸北端设游船码头,合理组织与江心洲的水上游线。因滨江大道为城市快速路,开口数量较少。全园车行主入口分别设置于主入口广场北侧与园区最南端。人行主入口设于纬七路引桥与人行天桥之间,位置居中,提高景区可达性。北端预留交通辅道入口,与园内环路相连。规划停车以地面停放为主,结合南北入口,设置地面生态停车场。将车流限制在两端,尽量减少车辆对园区自然生态景观的影响。
南京绿博园地址:南京市扬子江大道288号
南京绿博园公交线路:地铁2号线兴隆大街站下骑乘河西公共自行车到绿博园门口;109路公交车到绿博园站下;D7路公交车到绿博园站下
词条图册
更多图册
- 参考资料
-
- 1. 南京中国绿化博览园 .南京滨江公园[引用日期2016-01-12]
- 2. 儿童沙趣游乐区 .南京滨江公园[引用日期2016-01-12]
- 3. 荷兰友谊园 .南京滨江公园[引用日期2016-01-12]
- 4. 左岸花海景区 . 南京滨江公园[引用日期2016-01-12]
- 5. 绿博园观江亲水平台景区 .南京滨江公园[引用日期2016-01-12]
- 6. 滨江亲水栈道景区 .南京滨江公园[引用日期2016-01-12]
- 7. 艺术喷泉广场 .南京滨江公园[引用日期2016-01-12]
- 8. 古太阳宫景区 .南京滨江公园[引用日期2016-01-12]
- 9. 绿博园 . 南京滨江公园[引用日期2016-01-12]
- 10. 省市园展示 .南京滨江公园[引用日期2016-01-12]
词条标签: